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3年3月·成都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3年3月·成都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前提坚持改革创新是活力之源坚持修志为用是本质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是生命所在坚持依法治志是重要保障坚持队伍建设是成事之基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封面-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意义。回顾四川地方志工作所走过的长期奋斗历程,从圆满完成第一轮方志编修,到“十业并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数十载呕心沥血、数辈人筚路蓝缕,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在全部工作中始终做到了坚持党建引领,把准发展航向,坚持马克思主义—17—唯物史观在地方志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地方志部门的落地落实、开花结果。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四川鲜明“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导向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四川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四川省“十业并举”工作开展情况综述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做好传统文化中有益思想、艺术价值的现代化表达,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传播四川文化。全面梳理,生动传播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四川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早期重要实践地,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久的省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中区域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是改革之乡,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存在志书年鉴、史料文献中。要收集、整理发生在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发挥地方志作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加大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积极与人民网四川频道、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资深媒体及川报观察、封面传媒、今日头条、凤凰网四川、喜马拉雅FM等新媒体建立横向合作关系,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和民族文化。今年以来,省地方志实干为要,举全办之力擘画方志发展征—120—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为诠释“一方之全史”交出地方志满意答卷——四川省地方志办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6日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为诠释“一方之全史”交出地方志满意答卷——四川省地方志办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发展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及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52—深耕主业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四川省“十三五”地方志工作综述“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志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深入践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三大使命,突出抓好“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高位推进,攻坚克难,各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成绩斐然,亮点纷呈,初步实现了从方志大省到方志强省的转变。一、争取党政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深耕主业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四川省“十三五”地方志工作综述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川剧志》《川酒志》《川菜志》《大熊猫志》《方言志》《黄龙志》等特色志书,提升巴蜀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着重四川大事、要事、特事、新事记录,每周汇编发布《四川要闻》,提升大众对四川省情的了解度、熟悉度;开展向省直部门、市(州)、县(市、区)党政机关及公共图书馆、高校和图书馆赠送特色书籍活动,与兄弟省市建立志书年鉴交换关系,以主动“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宣传广度、深度。—122—四川省地方志办着力打造四川省情宣传阵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践行传承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四川省地方志办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构建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四川省地方志办着力打造四川省情宣传阵地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156—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五级联动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是一地一域的“精神名片”。编纂乡镇(街道)、村志是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是记录、宣传四川改革发展奋进历程,坚定文化自信、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1年5月底,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自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多措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五级联动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195—接续弘扬巴蜀文化全面转型升级发展——充分发挥《巴蜀史志》资政育人作用突出讲好四川故事2019年以来,四川省地方志办在期刊工作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存史、育人、资政”主题,积极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在2018年大力改版基础上又做全面转型升级,努力将《巴蜀史志》打造成知名历史文化类期刊。2019年至2022年10月,《巴蜀史志》共出刊26期,发表文章857篇(不含卷首语),在“三个服务”上取得新突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作用、挖掘和弘扬巴蜀文化的宣传阵地作用、方志事业发展的平台窗口作用更加彰显。一、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中心大局精选主题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接续弘扬巴蜀文化全面转型升级发展——充分发挥《巴蜀史志》资政育人作用突出讲好四川故事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个人图书馆)。截至2022年5月22日,四川省情网浏览量2.48亿人次,独立访客1876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阅读量4.43亿人次,关注人数27万人。“方志四川”澎湃号荣获2021年度“优秀澎湃政务号”,封面号被评为2021年度优质政务封面号。(载2022年5月23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工简讯》第18期)—109—党建引领风帆劲砥砺奋进谱华章——四川省地方志办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3日,川观新闻客户端发布《四川机关党建传播力数据分析报告》,用数据呈现四川机关党建传播力情况。《分析报告》公布的《2019—2021年四川机关党建10大热门稿件》,四川省地方志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党建引领风帆劲砥砺奋进谱华章——四川省地方志办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书名:《四川地方志事业改革发展及成效汇编(2018-2022)》
发展同向同力,地方志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事业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近年来,省地方志办强化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和超前服务意识,聚焦主业主责,发挥资源优势,强化担当作为,以革新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围绕事关党委政府中心大局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特别关注的问题,谋划推进工作,提升地方志工作质效。服务重大活动庆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重大活动、重要庆典、宏阔主题等,积极编纂特色志书。2018年,与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联合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2019年,联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奋力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