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档案、报刊、书摘、口碑及实地调查等,所用资料均经各修部门考证、核实。各分卷数据一般采用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省统计局缺乏的,采用有关部门正式提供的数据。十、各分卷图片分为前置图片和随文插图,随文插图和表格均以篇为单位依次排序编号;所用地图均以省测绘局审定者为准。十一、各分卷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均在各分卷的《编辑说明》中注明。《四川省·石油天然气(1986—2005)》编辑说明一、本为《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工业》续编,由中国石油股份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牵头承编,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中国石化股份西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四川销售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五节 天然气处理加工与计量集输研究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第十一篇油气工业企业管理1986—2005年,是四川油气工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经历1986—1991年管理体制变革、经济转型发展阶段,1992—1997年经营机制转换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8—2005年重组改制后的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四川油气勘探开发企业贯彻“以气养气”和“油气并举”的方针,积累了发展动力,通过企业全面整顿,企业基础得到增强。1987年,企业由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转换为局长负责制,实现领导体制彻底变革。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行、完善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施专业化改组和专业化管理,实现主辅分离、改制分流。1999年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十一篇 油气工业企业管理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工业志》
天然气,在公元1600年前后得到相当规模的开采,1850~1950年的百年间,自流井气田累计采气达300亿立方米。1939~1945年,四川油矿探勘处在石油沟、圣灯山两个构造各获气井1口,使用现代简易的采气工艺和设备,相继投入开采,天然气用作公共汽车和轮渡的动力燃料或熬盐燃料,到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西汉扬雄《蜀都赋》载:“铜梁金堂,火井龙湫”。①《蜀王本纪》载:“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有关临邛火井的记述,史不绝书。三国张华的《博物》载:“临邛火井一所,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亦载:“临邛县,郡西南二百里”。“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取其
作者:
栏目:第一轮省志
章节:第三篇油气田开发
书名:《《巴蜀史志》1997年第2期(总90期)》
,又弥补了省其它分的不足。至于与其它行业共有的事物从略,以其分的“专”保证了省总体的“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产业增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记述事项因属不同部门管辖,给志书体现专业特色增添/了难度。我省测绘行业的特点是,除国家测绘局系统和部队总参系统的基本测绘队伍外,大部分测绘力量分属其它行业,人员分散,门类繁多,史料线长面广。其专业涉及水利、电力、农业、林业、地质矿产、冶金、石油、煤炭、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倘无立足全省、通观测绘全行业的眼光,或没有诸多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协助,是编不出高质量专•27•省专业的力作—评《四川省•测绘》何瑞明〈四川省•测绘>(下简称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省志专业志的力作.....................何瑞明(27)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第六篇油气销售20世纪50年代,四川所产天然气就近直接供用户制盐、生产炭黑或用作燃料使用,原油主要销售给川中地区小炼油厂,成品油主要靠省外输入。1960年南充炼油厂建成投产,所产部分汽油、柴油等产品由当地石油公司统购包销。1967年7月,天然气用气指标正式纳入四川省人民政府计划管理。南干线形成后,天然气销售向其周边城镇辐射。1974年起,天然气供应纳入四川省能源计划统一管理,用户用气需获得有关部门批准。1986年后,天然气分配实行国家、省、地(市)三级管理体制。1987年起,天然气商品量分配计划职能收归国家计委。四川成品油销售一直在国家计划管制下运行,在低油价时期实行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六篇 油气销售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第十二篇教育与培训1986—2005年,四川油气专业教育与企业职工培训经历了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前十年,由于石油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石油教育事业形成普通高等、职工大学、普通中等专业,以及技术工人等学校教育和职工培训教育两大体系。后十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四川省开设石油天然气主体专业的院校发生重大变化,在油气工业企业重组改制和专业化持续重组中,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和职能也经历重大调整和变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设有石油专业的在川高等院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提升,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生,学科建设有新的发展,相继开展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建成一批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十二篇 教育与培训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附录327二、统计表(一)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统计1986—2005年四川省天然气储量、产量及原油产量统计表表附—1年份探明地质储量新增(亿立方米)累积(亿立方米)天然气工业产量(亿立方米)原油(凝析油)(万吨)“七五”时期合计826.9512962.88309.9264.591986151.122265.1158.9111.941987129.042394.1559.8811.851988214.572608.7260.3411.981989156.602759.6464.5812.591990175.622935.2666.2116.23“八五”时期合计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一)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统计
书名:《《巴蜀史志》1997年第2期(总90期)》
,又弥补了省其它分的不足。至于与其它行业共有的事物从略,以其分的“专”保证了省总体的“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产业增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记述事项因属不同部门管辖,给志书体现专业特色增添/了难度。我省测绘行业的特点是,除国家测绘局系统和部队总参系统的基本测绘队伍外,大部分测绘力量分属其它行业,人员分散,门类繁多,史料线长面广。其专业涉及水利、电力、农业、林业、地质矿产、冶金、石油、煤炭、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倘无立足全省、通观测绘全行业的眼光,或没有诸多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协助,是编不出高质量专•27•省专业的力作—评《四川省•测绘》何瑞明〈四川省•测绘>(下简称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成都市志?公用事业志》评介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第一篇油气勘探1986—1989年,石油工业部四川石油管理局(简称四川石油管理局)经过川东高陡构造前期钻探失利原因分析和地震勘探技术攻关,解决了制约石炭系钻探成功率提高的难题,获得一大批整装新气田,天然气储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加大川中—川南过渡带和川西北地区的勘探力度,于1987年发现磨溪雷一1气藏,结束川中有油无气的历史。1990年,在德阳新场首次发现川西浅层气田,随后白马庙浅层气田也被发现。1992—1995年,随着川东石炭系8个大中型气田的探明,大天池气田群成为四川盆地第一个上千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气田。1996年,在宣汉渡口河构造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中发现高孔隙度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一篇 油气勘探
书名:《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1996-2005)》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第九篇油气科学技术研究1986年,四川油气工业企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变革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天然气及化工、天然气经济与信息4个研究体系。科技工作重点围绕四川天然气储采比严重失调和油气“增储上产”①核心科技问题,实施“七五”至“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5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市场和投入格局,科技市场不断完善、发展。企业各级科研组织围绕油气基础理论、先导技术、瓶颈技术进行广泛探索,形成一系列油气新理论、新技术
作者:
栏目:第二轮省志
章节:第九篇 油气科学技术研究
返回
切换 文字版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