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书名:《《巴蜀史志》2023年第1期(总第245期)》
方志动态FANGZHIDONGTAI四川两篇论文分获全国特等一等论文1月12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公布“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结果,四川省推荐参评的论文《从四部中国精品年鉴的共性与个性谈年鉴编纂规范化》(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撰写)、《品读精品年鉴封面设计的内涵表达》(成都年鉴社组“方志四川”澎湃号入围“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1月17日,澎湃新闻发布《“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揭晓》一文,“方志四川”澎湃号入围“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这是“方志四川”澎湃号获2020年“澎湃新闻·文旅传播榜”第三名、2021年“优秀澎湃政务号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方志动态
书名:《《巴蜀史志》1999年第5期(总105期)》
首设:序(县委书记、县长作)、眉山县政区图、县城图、眉山县交通图、凡例、概述、大事记;主体志设:政区、自然环境、人口、政党、政权、政协、群团、政法、军事、经济综述、经济管理、农业、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通讯、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建环保、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民俗民风、乡镇、人物等共28篇;附录设重要文存、领导干部名录、主要统计资料等。全书预计80〜100万字。心设计:护封,采用“千载诗书城”诗碑彩照;硬封,漆布烫金字,饰“三苏图”版画;扉页,县委书记、县长题签;排版,篇名置单页、图饰,设书眉线置篇名与页码;照片多用同景对比照。四、组织实施续修县志工作仍坚持“县委领导,县政府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艺苑风采
书名:《《巴蜀史志》2021年第1期(总233期)》
大美四川DAMEISICHUAN131壁、祁山的精彩章节。气定神闲的风采里,一种智慧的境界,攀着历史的栈道,盛开在华夏百姓的心房。那片神圣的闪光,以一串高洁的秉性,书写着神出鬼没的灵光,表述着耿耿忠贞的坚韧。文武廊、三义庙、三绝碑……丰富�三国圣地”的千古岁月。隆中对、诫子书、诸葛鼓……彰显�名垂宇宙”的不朽经典。如今,蜀中的太阳,依然绽放着汉武侯的光芒,镌刻在《三国演义》的扉页,呐喊着《出师表》莽阔悲壮的意境,蘸着五丈原的秋风浓缩成一段世人仰叹的忠魂……杜甫草堂浣花溪被翠竹映成绿色的波痕,一片苍楠的腮红,相视而笑在轩馆水榭的光泽中。大四川(组章)刘志宏芙蓉花开典型的东方女子,踩着千年的归途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再创佳绩——写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数突破60000名之际
书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省地方志论文选编(1978—2018)》
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副处长、《四川省志》副总编,现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期刊社副社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及四川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有《开创现代文明的帝国》《风云画典:一位饱经风霜的老革命家(杨尚昆)》《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家文摘》转载。273史笔耕耘志者情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省地方志论文选编(1978—2018)第三篇修志编鉴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和质量标准王友平摘要: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和质量标准,是地方志编纂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写,要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
作者:
栏目:学习参考资料
章节:四川省移民扶贫成效与展望(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书名:《《巴蜀史志》2021年第1期(总233期)》
大美四川DAMEISICHUAN131壁、祁山的精彩章节。气定神闲的风采里,一种智慧的境界,攀着历史的栈道,盛开在华夏百姓的心房。那片神圣的闪光,以一串高洁的秉性,书写着神出鬼没的灵光,表述着耿耿忠贞的坚韧。文武廊、三义庙、三绝碑……丰富�三国圣地”的千古岁月。隆中对、诫子书、诸葛鼓……彰显�名垂宇宙”的不朽经典。如今,蜀中的太阳,依然绽放着汉武侯的光芒,镌刻在《三国演义》的扉页,呐喊着《出师表》莽阔悲壮的意境,蘸着五丈原的秋风浓缩成一段世人仰叹的忠魂……杜甫草堂浣花溪被翠竹映成绿色的波痕,一片苍楠的腮红,相视而笑在轩馆水榭的光泽中。大四川(组章)刘志宏芙蓉花开典型的东方女子,踩着千年的归途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刘志宏-大四川(组章)
书名:《《巴蜀史志》2002年第1期(总119期)》
创刊以来,为传播厚重深刻的巴蜀文化,指导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和年鉴编辑,加强四川地方史志学术研讨,交流海峡两岸修志信息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海内外修志界的好评。据此,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巴蜀史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了进一步贯彻本刊“发掘巴蜀文化遗产,弘扬华夏时代新风”的宗旨,公开发行后的《巴蜀史志》将努力提高质量。欢迎各界赐稿,欢迎刊登广告,欢迎与本刊合作。《巴蜀史志》(双月刊)装侦精美,为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内页为70克双胶纸,四封均为128克铜版纸彩印。主要栏目有:方志论坛、续志探索、年鉴指导、读志用志、爱志人语、志鉴评介、关注西部、巴蜀热点、史料之窗、名人档案、人物春秋、古迹考辨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方志论坛
书名:《《巴蜀史志》1998年第4期(总98期)》
艺苑风采i生小传李永勉张善子(1882—1940年),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兰,单名泽,字善子。因其素爱画虎,自号虎痴,画室名大风堂。张善子年幼时喜欢任侠击剑,随母习画,花鸟、人物、山水等画,无所不能。17岁时,他以优秀成绩从内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曾做了一段教师工作。接着义愤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率人打了大足教堂,被迫出亡日本。张善子在日本期间,先入了明治大学经济科学习,后又入了绘画科深造。此时他专攻画虎,欲以山大王的雄风,提倡“尚武”,振奋民族精神。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张善子随即参加了该会,成了四川人中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两年后,张善子由日本归国,积极参加了同盟会组织领导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艺苑风采
书名:《《巴蜀史志》2001年第5期(总117期)》
丨巴蜀史志•2001_5期★艺苑风千禧之年,辛巳阳#。正是江南烟花迷离,草长莺飞之际。我们一行四人,取道上海,留连程十发先生的家乡华亭(上海市松江区)三日,在•个舂雨蒙蒙的淸晨进入浙江省平湖市。平湖是四川著名山水画家“大走客”吴一峰的家乡。三十年代初,吴先生在这里随黄宾虹先生入川,一去就是六十多年。二十世纪末,平湖市政府为纪念这位客居他乡,为平湖带来荣誉的老画家,特投资100万,在当湖公园辟地三亩,修建起建筑而积500余平方米的“吴一峰艺术馆”。艺术馆按吴老生前所绘《一峰草堂图》精心建造,靑瓦粉墙,竹丛篱笆,庄重素朴,幽静典雅,颇具西蜀古韵。艺术馆分设展厅、陈列厅、文物库房、研究室及书画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艺苑风采
书名:《《巴蜀史志》1998年第5期(总99期)》
艺苑风采叶红“画以游奇,巴蜀山水为天下最奇者”(贺天健)。确实,造化独钟情于四川:峨眉秀青城幽、夔门险、剑门雄,九寨仙景五彩海子涤尽风尘,大小三峡如水柔情牵人魂魄……“江山如此多娇”,倾倒了古今多少丹青妙笔,画坛高手,而其中最为痴迷者,当数著名中国山水画家吴一峰。1932年,当上海美专首届中国画系高材生、浙江平湖青年吴一峰追随黄宾虹大师人蜀写生讲学时,只想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幅图”,人自然,师造化,探幽访奇,将山川美景纳于胸中,使创作素材烂熟于心而已,不料却从此留连于斯,结缘至深,竟及终老,不复返乡。遂令江南失了一个才子而蜀中得了一位画家。人蜀不久,英俊多才的吴一峰即邂逅蜀中美女骆禧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艺苑风采
书名:《《巴蜀史志》2001年第6期(总118期)》
巴蜀史志•2001年第6期★艺苑风釆★胡坤,当今世界最年青的小提琴大师。1963年出生于成都。其父胡惟民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名教授,胡坤童年和少年随父学习小提琴,以后又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林耀基教授和国外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先生。1980年,17岁的胡坤在芬兰参加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五名,成为第一位中国大陆参赛获国际奖的小提琴家。1985年,胡坤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第四名,同时获比利时广播电视庇•雅•史达曼音乐比赛首奖。数月后,他再度贏得巴黎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同时获得四个单项奖,并获“巴黎市杰出得奖人”的荣誉。是年,胡坤在伦敦举行音乐会大获成功
作者:
栏目:《巴蜀史志》期刊
章节:艺苑风采
返回
切换 文字版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